高階像差
何謂像差?
當人眼在注視影像時,進入眼球光學系統的所有光線,無法完全集中聚焦在視網膜上,讓視網膜上生成的影像產生誤差,就叫作像差。
像差越小,影像品質越好,看東西越清楚;像差越大,影像品質越差,看東西越模糊。
像差又進一步可分為低階像差及高階像差,分別會對人眼的視覺產生不同影響。
低階像差
常見的近視、遠視、散光就是屬於0到2階的低階像差,約占人眼像差的80%,電腦驗光機就可驗出,可以使用眼鏡或配戴隱形眼鏡矯正。
高階像差
高階像差又稱做不規則散光,屬於3階以上的像差,約占人眼20%像差,高階像差需使用前導波技術測量,電腦驗光儀量測不到,也無法使用鏡片矯正。
高階像差包括球面像差、彗星像差、三叉像差、像散、場變、畸變等,會造成視覺品質下降,其中球面像差會造成光暈(Halo),慧星像差會造成拖影或鬼影( Ghost image) 而三叉像差會引起夜間眩光( Glare)。
夜間光暈
行車眩光
鬼影
星芒
球面像差 vs 非球面
a.球面像差是甚麼?
- 球面透鏡引起的像差,傳統標準型程式近視雷射手術後,會造成角膜前表面球面化,變成中央平坦而周邊陡峭,這時通過周邊角膜的光線會聚焦在通過中心角膜光線的聚焦點之前,在視網膜上形成彌散的光斑,形成球面像差。
- 從眼球正前方來看,就好比打完雷射後,中心光學區3mm外有殘餘的近視度數。
- 臨床症狀主要是在夜間病人瞳孔散大時,感到對比敏感度下降,視覺品質較差,有夜間炫光、光暈,日間暗室內瞳孔較大時也會發生。
b.非球面又是甚麼?
- 生理狀態下,角膜形狀並不是一個球面,而是一個中央陡峭、周邊平坦的非球面,角膜的這種非球面狀態有助於減輕瞳孔散大時光線通過周邊角膜時產生的像差。
- 而角膜非球面的形狀特質,可以在手術中將雷射治療範圍擴大至6.5 mm以上,並使用非球面削邊技術,讓手術後的角膜表面保持原來非球面的弧度,以改善術後球面像差。
球面像差 vs 非球面
球面
非球面